日本的学士入学是什么?
日本本科和我国的本科毕业意义几乎一样,都是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学位授予过程。但和我国本科教育相比,日本大学本科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日本大学对本科生培养的基本理念是“通识培养、专业教育”,与我国本科偏重专业学习不同,日本大学本科更注重培养通晓各个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通识”能力。这种教育理念的培养结果使得日本大学本科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基础更加扎实,但是深度有所欠缺。 不过,这也和日本大学的招生制度有关联。在日本,大部分国立大学及一部分私立大学的招生名额都是固定分配的,比如东大每个文科专业只招收30人(含留学生),理工类专业也只多10人(含留学生),这样在数量上的限定的确会导致学生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宝贵的入学资格;而有的学校和专业甚至是不接受留学生的,例如京大的个别工学专业和名古屋大学的农学类都不接收外国留学生。所以从入学机会上讲,日本的本科教育质量肯定是要高于我国的本科教育的。
日本本科教育虽然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并不会像高中那样把知识点进行割裂和细化,而是会将同类型或者相近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便于同学们理解和学习。再加上日本大学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一个班可能由几百人组成,有的是国内班级人数的几十倍之大),因此在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有助于同学们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除了校内授课外,日本很多大学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或实习项目,让同学们有机会能够将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因为日本高等教育体制的诸多特色,也导致了部分同学无法适应日本的大学生活进而选择退出。